草月关小兔

思乡已成日常,我为论文痴狂

且说从容

近来对“从容”二字有了些新理解。

很早之前,一个大姐姐跟我说,你北上求学,等再回到家乡,会变得从容许多的。

我当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,只是觉得,回来后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,发现了更多有趣的、美的事物。

而最近,有两件事让我渐渐理解何谓“从容”。

一件事是基于对朋友的观察。

走在研究这条路上,信息和资源总是很重要的。遇到这样的一位朋友,他的教育背景很好,见识也很多,但为人很谦虚。他毫不吝啬地将手上的资料分享出去,也愿意交流他获得的一些学术信息,甚至称得上内幕了。

想来想去,觉得“从容”二字最符合他的气质。在这个卷生卷死的年代,大家都被成绩论文业绩压得喘不过气来。有很多人不愿意分享,怕别人争了先。或者刻意地建立分享平台,以期别种形式的回报。但这位朋友却过得很从容,因为有实力有底气在这个泥沼中存活下来。

那是强者的从容。

另一件事是关于我自己的。

我是一个活得比较细的人,虽然刻意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细节,但天性敏感,会不自觉地留意小事,做出衡量。

和挚友如此告解过:我乐于卖人情出去,但常常有收不回来帐的时候。

她笑,你怎么就收不回来了?

于是我跟她细述自己的交友过程。在建立各类关系的时候,我往往很主动,而且多有头脑一热,先搭讪了再说的情况。然后逐渐了解之下,发现对方或许不可深交,逐渐拉开距离。

不过,之前关照的小学妹给我带了很多礼物,不算贵重,但是那些东西难得。我非常感动。

另有其他关系不错的学弟学妹。或许是我关心他们更多一些,给给建议。但在相处过程中,最后我会被他们治愈,因为他们为人和善,不骄不傲。

在建立人际关系的初期,我没有很计较得失,某种意义上来说,乐于“投资”。当然,期待对方的回应是人之常情。但回想起来,可能当初也没想太多,头脑一热就打开了话匣子,而后来,或有令人惊喜、十分温暖的回应,也有一次次被消耗直到退步抽身早的情况。但卖出去人情收不回来也就不收回了,我时常宽慰多愁善感的自己:都过去了,放下吧。

不期回报地与人结缘,不管结果是喜是忧,都平静接受。我觉得,这是我的从容。不是自矜,只觉得,自己这个状态挺舒服的,想与大家分享。

当然,或许还有很多种“从容”的其他解释,还有待我慢慢体会。就此搁笔。


评论(3)
热度(26)

© 草月关小兔 | Powered by LOFTER